城镇化将带来生物质能消费的萎缩
“农村能源消费与居民生活水平及收入水平息息相关。经济收入水平高低决定了能源消费的数量、结构及支出,能源消费数量、结构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标准和福利水平。”魏楚认为,一方面我国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水平已经有了持续增长,数量短缺的矛盾基本消除,但仍然面临着可获取能源品种较少、清洁 能源品种不足、能源消费支出较高,以及部分偏远山区存在的能源贫困问题。
“换而言之,供需的矛盾基本解决,但结构的优化、供给价格的稳定、清洁能源的应用普及,以及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存在短板。未来需要建立完善贫困监测体系,从可获得性、多样性、低成本性等维度降低能源贫困,促进农村能源贫困家庭生活标准的提升。”魏楚表示。
同时,对于将来农村地区城镇化的问题,魏楚分析,综合2012年、2013年两年数据来看,城镇化将持续带来商业能源需求的扩张及生物质能消费的萎缩,而且居民收入、家庭受教育程度、用能意识等方面的转变都将影响居民的用能模式。
然而,现有的电力信息反馈机制尚不完善,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充足的消费信息反馈,也无法促成用户节能行为。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对居民新增的电力需求引起关注,可以通过节能电器补贴等方式激励居民实现低效电器的替换,从而降低用电设施锁定效应,在改善居民生活标准的同时节约能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