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介绍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商务租车的用户知晓度仍然很低,在超过12000名网友调查中,54%比例的用户表示从未听说过; 
2、多方平台加入商务租车竞争,有望加速租车行业的移动互联网渗透,轻资产、平台化的商业模式或将整合到租车行业中来。 
3、由于涉及到道路安全以及财产安全,商务租车目前尚未摆脱非法营运和黑车洗白的身份,该领域将受到更多的法律和政策约束; 
4、增值性的商业模式会是未来商务租车玩家的竞争 ,目前各家都在探索中,提升用户体验,符合懒人经济导向的增值模式会更欢迎,如办理违章业务,甚至代办出入证件等。 
过半用户不了解商务租车: 
打车软件作为工具性应用,很难有直接的盈利模式。滴滴和快的在获取千万甚至亿级用户后,悄然转换了赛道,做起了商务租车。 
 他们分别推出了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,和更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易到构成直接竞争。 
另一股打着分享经济旗号的P2P租车也在商务租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。 
对于这个新领域,调查显示,对商务租车服务满意度较高的用户占比23%,有11%的用户表示太贵,另有12%的用户表示用商务租车比较招摇。 
在整个调查样本中,有54%的用户对商务租车并不了解。 
租车市场模式解析: 
1、起步期即进入商务租车市场 
2、从打车软件延伸做租车 
3、倡导私家车共享的P2P租车模式 
赚钱路线很清晰: 
1、佣金收入 
这是相当直接,也是目前相当通用的商业模式。 
作为信息和交易的撮合平台,易到等商务租车公司通过和劳务公司签订协议,一般能够从乘客车款中抽取15-20%的佣金。P2P租车公司则是从乘客出租收入中提取费用。 
2、增值收入 
P2P租车领域,除了佣金以外,目前可以预期的增值收入方式包括保险销售、查违章、4S店维修等。保险销售、车辆修理是4S店的一大利润来源,移植到P2P领域,利润也非常可观。办理违章业务等符合懒人经济导向,也会受到欢迎。 
用户习惯和政策风险需重视: 
1、用户习惯引发的规模和速度限制 
商务租车价格相对较高,有经济能力买单的用户远远少于出租车用户;P2P租车更加艰难,现在下决心拿出自己的私家车出租的用户相对较少,这直接制约了市场规模的扩大。 
2、政策限制 
比起出租车领域,商务租车来自政策层面的约束会更多。 
有商务租车平台采取“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