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腰突症,目前从临床症状表现及相关检查不难诊断,而CT与核磁共振(MRI)检查常是临床确诊的依据。绝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采用保守方法 ,如卧硬板床休息及腰围保护,物理 (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,可适当牵引、按摩及理疗),封闭注射 ,镇痛药物 ,针灸推拿 ,药 。只有极少数严重者,因保守 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者,以及神经根、脊椎或马尾神经受压明显者,才可考虑用手术 。在接受 的同时,患者应积极加强自我养护来配合 ,以加快疾病康复,巩固疗效,减少复发。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。
1. 放松精神状态。患者常因疼痛而精神紧张,精神紧张一方面会加重疼痛,不利于疼痛缓解,另一方面因精神紧张不利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经脉的通畅,不利于疾病的缓解与康复。因此,应坚持精神调摄,放松心情,积极乐观地配合 ,以求早日康复。
2. 坚持卧硬板床。不要因不习惯或不舒适而放弃卧硬板床,坚持卧硬板床能减轻身体对腰椎的压力,使病变局部得到放松,以利于局部血液循环与营养的改善,从而加速愈合,病变局部得到修复。
3. 局部应注意保暖。以防风寒湿邪的侵袭加重病变,同时有利于经脉气血的流畅,使原有之风寒湿邪尽快化解,以利于病变局部的修复。下肢的保暖也很重要,无论伴不伴有下肢的痛麻,都应重视下肢的保暖,尤其是夜间睡眠时。
关于外用保健如果出现这个情况以下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于 止痛的膏药外敷如风骨宝膏药贴,腰部肌肉劳累损伤,主要表现为腰部隐痛反复发作,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等等,往往会令患者难以忍受,影响其生活质量。
风骨宝膏药贴为何有效?
风骨宝中药湿敷贴联合运用透骨草、鸡血藤、益母草、川芎等多种复方草本中药,古方今用,结合生物萃取技术、中药透皮技术等现代中药加工工艺精制而,克服了传统黑膏药、巴布贴,生物利用度低、吸收慢的问题,通过透皮吸收快速缓解腰椎间盘突出、腰腿疼痛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、腰肌劳损、跌打损伤等引起的疼痛。
4. 适当合理地运动。急性或急性发作期应卧硬板床休息,病情有所缓解后,应适当运动,但应是合理地运动,以活动肢体,流畅气血,舒展经脉,不加重腰部的负担为原则,具体运动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同时还应量力而行,运动也不可过度,以免因运动过度,造成身体的疲劳,加重腰椎的负担,不利于病痛康复。
5. 合理饮食。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,不宜食用辛辣及高热量之油炸食品,生冷之品尤其是冷饮当忌。酒类也应慎重,急性期当忌,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滋补、 、通络等药酒,但千万不能过量。也可适当用滋补类药膳,如用冬虫夏草3克,三七6克,怀牛膝9克,与老鸭一道炖煲,喝汤吃肉;也可以用杜仲9克,枸杞9克,狗脊9克,黑木耳适量,与猪骨头或子排一起炖煲食用。这类药膳均有滋补作用,对肾虚明显者有效。
6. 外治法。包括自我按摩与外敷,主要有:①按摩委中穴,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 ,一般腰突症患者此穴都有明显压痛,如自己不方便也可请旁人点按此穴,但需注意适当控制力度,刺激不能太强。也可适当按抚腰部,以促使局部气血经脉通畅,改善血液循环。②外敷热熨,对于腰部喜暖畏冷的患者,可用肉桂15克,小茴香15克,吴茱萸15克,花椒10克,葱头适量,捣匀,炒热,用绢帕包裹熨痛处,冷则再加热熨之,一天可重复几次,秋冬季节可用热水袋压迫,以加强热药力。此外,也可外敷膏药贴之,如温灸膏、狗皮膏、镇痛膏等,可酌情选用。有条件者,局部还可用拔火罐等方法 。
7. 注意预防复发。由于本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性,因此 后除了巩固 外,还应注意预防。预防 的措施是加强腰部椎体、韧带、肌肉的功能,坚持做以腰部运动为主的医疗体育活动,以加强椎体、肌肉、韧带的稳定性,提高腰部肌肉、韧带的张力,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,以利于经脉气血的通畅。同时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,还应防止受凉及坐卧冷湿之地,避免劳欲太过,耗损肾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