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皓龙6000系列和4000系列采用了G34和C32两种不同的接口,AMD这样做除了市场划分之外,有没有技术方面的原因?二者的命名又是如何来的呢?
Patrick Patla:G34接口处理器的体积更大一些,可以容纳更多的核心(最多16个)、更多的内存通道(四个),尺寸是 ×60毫米,而C32基于现有的Socket F 1207插槽,针脚数也一样,可以容纳6个核心(明年8个)、两个内存通道,尺寸是40×40毫米。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针脚机制,所以这样做(两种接口)主要是基于对内存通道和容量、核心的考量。
G34、C32中的“3”都代表我们的第三代插槽。G34中的“4”代表四路,G就是General Purpose,即通用的。C32中的“2”代表“2路”,C就是Cloud,即云计算。所以整体解读,G34就是通用的第三代四路平台,C32就是面向云计算的第三代双路平台。
五、对高性能计算用户来说,在性能和价格方面他们可能更关心性能,是否可以介绍一下皓龙6000平台在高性能计算(HPC)方面的情况?
Patrick Patla:皓龙6000平台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内存有很大的性能提升。对石油、油气等行业的用户来说,他们对运算建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,内存性能的提升可以使他们构建更大的模型。这样的HPC内存密集型应用,更多的是适用于石油、地质勘探公司,至于教育和金融业也都应该有很好的应用。G34的48核处理器最多可以支持 内存。